今天是:

当前位置: 金沙体育  学院新闻
【一流专业巡礼】:建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
作者: 唐劲松       发布日期: 2024-06-03       浏览次数: 88

一、专业历程

1960年创办建筑学专业,1983年成立建筑系,招收四年制本科,1995年改为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分别于2007、2011、2015、2019、2023年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2023年获得国家专业教育评估优秀通过。现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品牌专业、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建筑学为学校重点学科、“安徽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建设学科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获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通过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2020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得优秀等级通过。

图1  建筑学专业办学历程

二、专业培养特色

基于学校大土建学科专业齐全优势,围绕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建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专业发展核心的定位,立足“专业学科”,拓展“多学科交叉”与“地域特色”双重视野, 建立“多方协同”的育人平台。探索并形成了“纵横结合、系统发展、特色凝练、多方协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厚基础、强特色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纵横结合、系统发展”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纵”强调“2+3”即“通识平台+专业拓展”的专业培养模式,前二年为建筑类专业基本统一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后三年转入相应的精专方向的深造,重点放在后三年的专业拓展及实践能力培养。“横”强调贯穿1-5年级的“大土建”学科知识,积极适应“建构大学科发展、多学科交叉”的理念和发展趋势,以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夯实学生专业综合基础,拓展宽口径输出。

 

3  “纵横结合、系统发展”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深化“特色凝练、多方协同” 建筑学专业人才育人模式。专业建设对“服务于安徽地域性”予以高度重视,寻求结合学校特色且适合自身的路径和方法。从基础理论教学和创新设计教学等综合实现“区域性关注”;通过工程实践深入挖掘徽派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利用;利用丰富徽州文化资源,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多方协同破解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够紧密问题,建立科教、校地、校企和校际等多方参与、融合协同的育人平台。科教协同注重学科发展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校地协同开展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育人,校企协同突出联合培养和反馈机制建设,校际协同营造开放式的联合教学育人环境。

 

4  “特色凝练、多方协同”专业育人人才模式

三、专业培养条件

1、专任教师

建筑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6人,占比54.2%。教授和正高工9人,占比18.8%;副教授和高工17人,占比35.4%;讲师22人,占比45.8%。专职教师主要毕业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老八所高校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此外,部分教师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日本千葉大学等高校,学缘结构较好。

5  专任教师比例

2、教学资源

用于设计教学专用场所面积近万平方米。一二年级以35人标准大专业教室为主,建筑三四五年级使用5个工作室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等。

设有专用展厅全面展示学院各专业的作业、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合作交流、校园文化等;利用走道、南北连廊、作业展厅作为学生作业展示和评阅空间;CAD教室、美术画室用于建筑相关软件教学和美术教学;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开展学术活动、理论教学等;专用的扫描复印室、图档室,保存学生作业;合用的建筑图书分馆,构造模型技术展厅用于学生学习先进的前沿专业知识。有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省级科研平台等实践平台用于学生实习与实践训练,另有徽派博物馆及徽派建筑传承与示范基地,专门用于学生学习及研究地域建筑及徽州文化。

6  教学资源

3、实践场所

实验室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学院实验中心下设3个专业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影像技术与数字建筑实验室。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单件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仪器27台套,实验开出率100%,且专业基础课程相关实验室均为开放实验室。依托校友网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形成高校与社会“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现有合作企事业单位30余家,遍布省内外,促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7  实践场所

四、专业特色优势

建筑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办学质量稳定并不断提升,毕业生质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师资力量较雄厚,学科底蕴深厚,二级学科硕士点健全,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经过35年的不断积累和五轮专业评估检验,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专业优势,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了学科发展、专业评估和社会需求;完善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案建设,构建徽州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教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革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步设计、开发虚拟教学课件,引导和鼓励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运用,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生为本,适度增负,加强学习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注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实践平台内涵建设,实施产教、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果广泛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现已具有以下优势:

1、依托学校土建类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资源共享、学科交叉的综合平台。学校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学科门类涵盖七大类的优势,建筑学专业在公共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注重发挥学校地方优势,持续完善“2+3”培养模式,全面巩固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专业适应能力。

2、依托地缘优势,对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取得显著效果并反哺教学。立足徽州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需求,借助徽州传统村落与建筑研究的领先优势和卓越成果,结合专业办学历史长、学术积累深、技术力量强、区域影响大的优势,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以建筑类创新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专业发展核心的定位,在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和设计实践中持续取得突出的成绩,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享誉国内外,为国家城乡建设以及安徽的地方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3、我校作为土建类学科为特色的高校,对建筑学专业建设支持力度大。建筑学专业是学校的龙头专业和品牌优势专业,办学历史长教学经验丰富,建筑学专业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为国家一流专业、省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点以及安徽省高峰学科。学校对建筑学专业持续加强建设,在教学条件及学科专业建设支持上一直处于校内领先地位。

4、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持续推进安徽城乡特色建设。拥有传统村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徽州文化传承及其建筑表达的高水平团队和科研平台,强化产教、科教、校企融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徽匠精神的建筑大师、设计院院长、行业管理人才。立足地域特色和学科优势,面向科技发展的全周期工程教育,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与管理特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皖江建筑人才的摇篮”。(作者:许杰青;审稿:唐劲松)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金沙体育建筑与规划学院&nbspCOPYRIGHT©&nbsp2015-2020&nbspALL&nbsp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