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代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戚鹏

发布时间: 2023-06-12    浏览次数:10

传道授业严为先 师生共进仁为本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戚鹏

戚鹏,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中科大博士在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讲《模拟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现代传输技术》等课程。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省级教研项目一项、校级教研项目三项,参与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两本。获得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讲课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校首届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获评“安徽省教坛新秀”、校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次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在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深唐杯”等比赛中获奖,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多项。

“今年是金沙体育建校65周年,也是我成为一名建大教师的第16年”,对于戚鹏老师来说,“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是她和学生们携手铭刻在血液中的建大基因,也是身为建大人最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身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一员,戚鹏老师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相统一者,是我从业以来丝毫不敢懈怠的追求”,戚鹏老师说。

立德树人难忘师恩

“我读大学期间,教高频课程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返聘教师,脾气很是不好”,戚鹏老师回忆说。他是学生们口中常规意义上的“严师”:白发苍苍,精神矍铄,操着一口浓重的陕普,讲究上课时的“仪式感”,迟到的一律不准进门,课堂纪律不好会暴跳如雷,作业写得潦草扣分毫不手软,电路图画得不标准直接“回炉再造”。“结果可想而知,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我们期中考试与挂科撞了个满怀”,戚鹏老师笑着回忆说。

就是这样一位有个性的严师,对教学这件事同样有着毫无保留的热爱。他从来不用PPT,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就连电路符号下标都清清楚楚;他讲解问题深入浅出,作业本上一定会认真标注出错原因;他虽然口音很重,但是留意到学生们听不懂的时候,也会一遍遍重复着努力往普通话的发音靠拢。

“于是,我们看着70岁的这位‘良师益友’如此孜孜不倦的样子,唯有回报给他因知勉行的加倍努力”,戚鹏老师说,我们开始早晨不到7点就去教室里占座,课下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复习和琢磨,“一是为了考试不挂科,二是期待着他严肃的脸上也能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正因为此,他是我们当时‘最怵’的老师,也是我们毕业后最难忘记的老师。”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从自己所遇良师身上,也让戚鹏老师悟到了传道授业的价值和意义。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必先铸己。注重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深刻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做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引路人。

从这里,戚鹏老师找到了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的标准和答案

以仁为本、以严为先

在戚鹏老师看来,“努力做学生们不怵的老师,建立融和共进的师生关系,跟他们打成一片,是我给自己定的KPI之一。但同时,在上绝不能含糊,“严格、严厉、严肃”地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术规范是必要的前提,更是师生融合关系的“工程结构”基础不断夯实这个基础,也是自身提出的长期要求,时刻对标对表来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

手不释卷,马不卸鞍,想要学生不断进步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18年戚鹏老师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继续读博深造。同时,她积极参加教学论坛、全国性课程团队学习其他学校、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做教研项目写教研论文。努力完成KPI的过程,也让她收获了一些荣誉和成果,并深刻体会到严于律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因为润己方能泽人,修身方能育人。

曾经有挂科的学生向戚鹏老师提问“老师,我的专业和我以后想做的工作,应该都不会用到这门课了,能不能不要要求这么严啊?”的回答是: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是达到掌握知识这个指标就可以,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没弄明白,我陪你一起解决,但是放水绝对不行。

宽严相济之下,来自学生们的肯定和每学期名列前茅的学评教数据是戚鹏老师最为看重的成果她说,如果多年以后学生还记得我,会用“啊,那个老师虽然严格,但确实教明白了那门课”这样的话来评价她,将是对她教学工作最朴实无华的褒奖

 

以研促教,以教导学

“多看、多听、多问、多学、多思考”,这是戚鹏老师送给每一届新生的话,也是自己的老师们身上学到的。教学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既要将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也要融入工程实例、技术进展。因此,在认真备课之外,戚鹏老师坚持教学和科研的学习不放松,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观摩课学习,在教学比赛中汲取养分,反哺工作

入校以来,戚鹏老师凭借踏实勤勉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教研理念。先后获得校首届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见贤思齐,戚鹏老师坦言通过这些活动,从各位优秀同事身上收获良多。

“从第一次上讲台的小白逐渐成长起来,提高了我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2022年,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戚鹏老师鼓起勇气第一次报名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讲课竞赛并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决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更不乏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院校的资深教师”,戚鹏老师笑称,“决赛前我‘幸运’地阳了,体温越涨越高,胆怯退赛的想法也是愈演愈烈。”这个时候,是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安下了心,稳住了神,更是来自建大人的集体荣誉感让她坚定了比赛的信心。

比赛当天,顶着高烧和刀片嗓,戚鹏老师顺利完成了比赛,并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更重要的,通过高级别的教研竞赛,让她领略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旁征博引的教学风采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精通专业,做好“经师”才能够给予学生智慧的滋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师生融乐共同进步

在戚鹏老师看来,教学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听得进去、听得明白、听“聪明”。

何为听得进去、听明白工科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难度大、实践环节要求高,如何把抽象的理论与具象的工程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讲清楚讲透彻并且让学生感兴趣就是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何为“聪明”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方法的更新与优化。专业是绝大多数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因此专业学习上应当由“广”到“精”,由“横向”到“纵向”,对于学业和兴趣要尽一切可能地纵深探索、学精学细、做真做实。

由此,戚鹏老师鼓励学生善用学校学院提供的实验室资源,多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学习。

教学之外,戚鹏老师多次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陪着他们打磨作品,在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深唐杯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学生们一起完成挑战的过程也提供给我教学和科研的新思路、新想法”,戚鹏老师说。

指导2018届的许冬同学等参与到由她主持的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中,依托这个课题他们申请并完成了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也对课题开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我和学生都有满满的收获。”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踏上三尺讲台十六载,戚鹏老师仍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的路上,在构建“师生融乐、共同进步”关系的过程中,不断从学生身上收获许多,为他们的青春活力所感染,所教的专业、所学的知识时时都有新感悟,对新的思维和新鲜的理念常常都有新认知,感谢我的学生们带给我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