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回眸】信网中心:聚力打造智慧校园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李万银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1073

过去的五年,学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扑面而来的信息技术变革,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机遇,以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办学现代化打造“宜学、宜居、宜业”的智慧校园,为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五个数字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安徽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金沙体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特色发展,强化信息化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校内各项工作流程的再造与优化,坚持“以建促管、以建促改、建管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大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力度,增强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常态化意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在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始终以服务师生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为前提提升工作效率和智能化应用水平为核心,构建具有金沙体育特色的智慧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打通学校一直存在的信息孤岛,解决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实现五个数字化促进学校各项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聚焦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聚焦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聚焦教学数字化构建全日制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聚焦学习数字化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聚焦生活数字化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数字化生活环境,利用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主要消费流通、学生入学缴费、身份认证及门禁管理等。

升级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助力师生教育教学  

过去的五年,学校为扎实推进实施“信息化强校”战略,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深入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各类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完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先进的、全覆盖的校园网。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保持100%,师生校园网入网率超过100%。两校区实现两条光纤直通互联和互相备份,校园网实现核心设备万兆互联,出口带宽达到35G。完善校园网的IPv6访问、教育网、公网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安全管理,实行多种精确的带宽和流量控制策略,切实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专业水平。

大幅度提升无线校园网建设与管理水平。南北校区实现无线全覆盖,现已部署373个高密度AP、147个放装式AP和949个面板式AP,满足师生在校园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网上交流、学习和办公的需要。实现有线/无线网的一体化安全管理。

构建多业务集成为云平台。基于虚拟技术和云架构,整合校园网主网与各业务专网,通过VPN等技术,实现不同业务流的流量隔离。进一步升级、调整和优化校园网技术结构和网络资源,建立起一套大容量、高性能并具备多种远程接入模式的VPN系统。

二是建成业务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改造优化传统业务流程,加速信息流动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办公、教学、人事、科研、研究生、资产、学生服务等应用信息系统。基于全校各类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以及集成学校各业务信息系统的统一认证、统一门户,校信息门户已集成了34个业务系统,实现身份和数据对接,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和集成管理,通过资源与用户的角色授权管理,实现统一入口访问。学校数据共享平台基本完成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转,现有上下行数据表合计298张,总量已达9260万条,为学校推行“一张表”工程和大数据平台提供有力支撑。

科研信息化。整合科研人才、团队、仪器装备、成果等科研资源数据,立足实际需求,建立我校科研管理与统计分析平台、科研协作平台,建设科研软件库、大型仪器设备数据库、学术资源库、科研项目库等重要的科研数据库。建立科研数据与成果的网络共享机制,为全校主要实验室和学术带头人建立专门的知识库和信息发布平台。提升科研装备数字化水平,建立学校大型仪器设备与开放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各种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网络通信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人性化支撑和服务。

服务信息化。学校网上办事大厅已进驻102个服务事项,其中包括6个教务服务、1个科技处服务、6个信网中心IT服务、4个学工服务、1个保卫处服务、4个人事服务、1个图书馆服务、2个后勤服务、1个工会服务、8个招投标服务、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服务等合计35个在线服务办理事项,优化了办事流程,精简了审批环节。当前访问总量3.8万人次。

资讯传播信息化。全面采用网站群系统,统一构建学校网站管理平台,提升全校网站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构建统一的网站群系统,实现学校门户网站和各单位的信息统一发布,并通过今日校园、微信小程序等应用实现重要信息自动推送。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危机应对与管理水平

切实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制,切实保证学校各项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的管理技术手段,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不断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学校教学、科研、图书馆、档案馆、工会、团委、学生团体等业务主管部门和群众组织,以开展培训、咨询、交流、课题立项等方式,普及数字化校园使用技能和方法,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引导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幕课、微课制作技能,研究数字化时代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和培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对学校各项业务的全方位渗透,使师生对于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建立完善以问题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十分重要。建立7*24小时网络和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呼叫中心,统一受理校园网、信息系统、一卡通、IT设备、机房、数字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完善各职能部门、服务部门受理服务的联动机制。

构建全校统一的新型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采用智能化管理软件工具,实现对物理机、虚拟机、存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等在内的各项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动态、可伸缩管理。将各单位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采用虚拟化、集群等先进技术,着力解决当前学校信息资源分散、利用率差、高耗能、高空间占用的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耗能、运维等成本。

展望未来信网中心将联合各部门共同发力,全力做好校园信息化顶层设计,力求打造无处不人文、无处不书香、无处不服务、无处不便利的现代化智慧校园。(作者:邱述威;审稿:章曙光